唠“科”话|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新华社长沙5月9日电(记者帅才)有人面临工作压力、科情感焦虑时,唠话会出现“情绪性进食”行为……这些看似满足口腹之欲的控制举动,实际上是体重情绪困境的“求救信号”。
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来之际,何防心理健康与体重管理的止借关联再度引发关注。心理学专家指出,吃消愁当工作压力袭来、科生活陷入焦虑时,唠话许多人会不自觉地打开零食柜,控制用高热量的体重食物“填补”内心的空洞。这种“借吃消愁”的何防行为,是止借情绪性进食。控制体重不仅要合理饮食,吃消愁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科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介绍,情绪性进食不是生理饥饿的信号,而是情绪问题的外化表现。情绪性进食的本质,是大脑将食物作为缓解负面情绪的“安慰剂”。脑科学研究发现,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短暂舒缓焦虑。同时,高糖、高脂肪食物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带来愉悦感,形成“越吃越快乐”的依赖循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为医学专科主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综合办主任李卫晖建议,压力、孤独或焦虑是导致情绪性进食甚至暴食的主要诱因,有这方面问题的人需要正视问题根源,而非逃避问题。要跳出“借吃消愁”的怪圈,需从心理根源入手,通过科学认知与行为调整,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健康。
首先,识别情绪信号,建立“暂停机制”。当产生强烈进食冲动时,先问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有不良情绪需要被看见。可以尝试用5分钟深呼吸、捏减压球等物理方式转移注意力,给情绪一个缓冲期;二是重构情绪应对清单,针对不同情绪预设替代方案。比如,压力大时可以尝试10分钟正念冥想,孤独时和朋友聊聊天,焦虑时写下烦恼清单,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及时地排解不良情绪。三是接纳身体,修复与食物的关系。允许自己适度享受喜爱的食物,避免因“罪恶感”引发的补偿性暴食。
“体重秤上的数字,有时是心灵困境的外化表达。”周旭辉建议,健康管理不应局限于“管住嘴、迈开腿”,更要学会“与情绪和解”。真正的健康是身体与心灵的双向疗愈。
(责任编辑:焦点)
-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周圆、张辛欣)记者19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日前联合印发 ...[详细]
-
近年来,河北省沽源县围绕“草原天路东线”核心区域,通过导航指引体系、文旅服务中枢、文化IP产业链和文旅传播矩阵四大工程,构建“设施焕新+服务迭代+产业孵化+内容赋能”的四位一体 ...[详细]
-
300秒看家乡︱天津市西青区:崇文尚武蕴风华,古今交融耀西青
天津市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志平走进《300秒看家乡》节目,带领观众一起感受西青区深厚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天津国际化大都市新城区的活力风采。《300秒看家乡》公益活动通过邀 ...[详细]
-
服装,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它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是我们表达自我、传递情感的载体。通过巧妙的搭配,服装能够展现我们的心情,诠释我们对美的独特追求。每一次穿搭选 ...[详细]
-
近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联合召开河北省社保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现场会,介绍全省社保服务相关情况。经过试点先行、全省拓展等环节,河北将城乡居民基本养 ...[详细]
-
服装,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它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是我们表达自我、传递情感的载体。通过巧妙的搭配,服装能够展现我们的心情,诠释我们对美的独特追求。每一次穿搭选 ...[详细]
-
新华网石家庄6月4日电毛鹤然)6月3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河北省主场活动在邯郸市举办。活动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全面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成就,动员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 ...[详细]
-
今天13日)上午,“科幻作家雄安行”活动在雄安新区中国电建大厦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代码浇筑未来:科幻笔触下的雄安数字基因”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幻顶尖作家齐聚雄安,聚焦科技赋能与 ...[详细]
-
6月14日上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围绕“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主题,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长沙精心组织了10个配套活动和5个专题特展。通过展 ...[详细]
-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平台经济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天津市大力培育壮大平台经济,依托政策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