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科”话|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新华社长沙5月9日电(记者帅才)有人面临工作压力、科情感焦虑时,唠话会出现“情绪性进食”行为……这些看似满足口腹之欲的控制举动,实际上是体重情绪困境的“求救信号”。
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来之际,何防心理健康与体重管理的止借关联再度引发关注。心理学专家指出,吃消愁当工作压力袭来、科生活陷入焦虑时,唠话许多人会不自觉地打开零食柜,控制用高热量的体重食物“填补”内心的空洞。这种“借吃消愁”的何防行为,是止借情绪性进食。控制体重不仅要合理饮食,吃消愁还需要关注心理健康。科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介绍,情绪性进食不是生理饥饿的信号,而是情绪问题的外化表现。情绪性进食的本质,是大脑将食物作为缓解负面情绪的“安慰剂”。脑科学研究发现,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短暂舒缓焦虑。同时,高糖、高脂肪食物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带来愉悦感,形成“越吃越快乐”的依赖循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为医学专科主任、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综合办主任李卫晖建议,压力、孤独或焦虑是导致情绪性进食甚至暴食的主要诱因,有这方面问题的人需要正视问题根源,而非逃避问题。要跳出“借吃消愁”的怪圈,需从心理根源入手,通过科学认知与行为调整,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健康。
首先,识别情绪信号,建立“暂停机制”。当产生强烈进食冲动时,先问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有不良情绪需要被看见。可以尝试用5分钟深呼吸、捏减压球等物理方式转移注意力,给情绪一个缓冲期;二是重构情绪应对清单,针对不同情绪预设替代方案。比如,压力大时可以尝试10分钟正念冥想,孤独时和朋友聊聊天,焦虑时写下烦恼清单,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及时地排解不良情绪。三是接纳身体,修复与食物的关系。允许自己适度享受喜爱的食物,避免因“罪恶感”引发的补偿性暴食。
“体重秤上的数字,有时是心灵困境的外化表达。”周旭辉建议,健康管理不应局限于“管住嘴、迈开腿”,更要学会“与情绪和解”。真正的健康是身体与心灵的双向疗愈。
(责任编辑:焦点)
-
6月9日,2025年全国高考进入第三天,多数省份的高考将迎来收官。如河北、山西、吉林、江苏等多地将于今日结束全部考试,而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地的考试则将于明日结束。&ems ...[详细]
-
天津北辰区举行“深化‘大城三管’建设‘幸福北辰’”专题发布会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4月29日电记者郭方达)28日,天津北辰区举行“深化‘大城三管’建设‘幸福北辰’”专题发布会,全面介绍该区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城市治理工作始终,从基层治理、城市管 ...[详细]
-
端午假期,我市突出“夏日清新 独爱天津”夏季主题和“粽情天地 嗨啤津夏”端午主题,精心推出140余项文旅活动,持续推进“引客入津”行动,叫响“河海津韵”城市名片。根据联通大数据 ...[详细]
-
河北衡水的工程橡胶产业历经70年发展,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六成,却一度因废气污染被亮“黄灯”。近年来,衡水高新区以“智造+智治”为引擎,引导企业从“被动治污”向“主动减污”转变 ...[详细]
-
...[详细]
-
连日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富家沟村300多亩绒花陆续盛开,村民趁着晴好天气进行采收、晾晒,游客们也被这“粉色浪漫”吸引,前来赏花游玩。 近年来,内丘县依托 ...[详细]
-
今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当天,河北省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唐山市曹妃甸区举办。活动旨在积极引导公众普及海洋知识,提升全 ...[详细]
-
近日,在北京市委讲师团的指导下,延庆区委宣传部联合张家口市委宣传部、张家口市委讲师团在延庆区举办“最美长城守护人”京张联合宣讲首场报告会,这也标志着“最美长城守护人”京张联合宣 ...[详细]
-
6月12日,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参展商在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推介卢旺达辣椒。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 摄 6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 ...[详细]
-
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正式开启。在天津,为了应对暑热天气,各个考点提前做足准备,为考生营造清凉舒适的考试环境。记者从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考点了解到,教学楼内的中央空调已全面开启,为每个考场源源不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