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从零关税赋能到合作模式创新 中非经贸合作谱新篇

从零关税赋能到合作模式创新 中非经贸合作谱新篇

2025-06-18 13:53:18 [知识] 来源:见钱眼开网

  新华社长沙/内罗毕6月16日电(记者尚栩 张玉洁 许嘉桐)今年3月,从零产自非洲的关税800余尾观赏鱼搭载货运航班,抵达中国长沙黄花机场口岸。赋能非经这是到合中国湖南口岸首次进口非洲观赏鱼。为确保这批观赏鱼“丝滑”入境,作模作谱机场海关不仅指导进口商新建隔离场地,式创还提前制定专项方案,新中新篇通过“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贸合实现从卸货、从零查验到提货的关税无缝衔接。

  近年来,赋能非经中非经贸合作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到合2024年,作模作谱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式创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新中新篇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在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和“产工贸一体化”创新合作模式加持下,中非经贸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6月11日,海关人员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中青大冷仓库查验运抵的卢旺达干辣椒。它们即将被运至湖南,经加工后成为制作火锅底料的食材。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零关税为非洲“好物”拓展中国市场

  2021年卢旺达干辣椒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辣椒种植已经成为卢旺达重要出口产业,直接惠及上千名当地农民。谈起辣椒出口,卢旺达菲舍尔全球公司总经理赫尔曼·乌维泽伊马纳第一个想到的目的地是中国。他的公司每年对华出口两三百吨干辣椒,目标1500吨。

  乌维泽伊马纳立下“小目标”的信心来自于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零关税降低出口成本,为农民和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空间。”

  5月22日,工人在卢旺达东方省恩亚加塔雷地区筛选辣椒。新华社记者吉莉摄

  近年来,中国持续面向非洲国家扩大市场开放水平,推动非洲优质产品对华出口,为非洲国家共同发展提供广阔机遇。自去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方日前宣布,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同时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此外,中方还为非洲展商参与进博会、链博会等大型展会提供便利,为非洲特色产品对接世界市场搭建桥梁。

  从卢旺达干辣椒、肯尼亚牛油果、贝宁菠萝、马达加斯加羊肉,到马拉维花生、莫桑比克坚果、加纳黑皂……琳琅满目的非洲商品正跨越山海,不断丰富中国百姓生活。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零关税政策自启动至今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今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长70.4%,可可豆同比增长56.8%。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高度评价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这项举措既能让更多非洲特色产品进入广阔的中国市场,也有助于提升非洲工业化水平。”

  这是2022年11月7日在第五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拍摄的来自肯尼亚的牛油果。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本地价值链建设赋能非洲发展

  走进科特迪瓦圣佩德罗省大贝雷比镇,一辆辆满载乳白杯胶的三轮车在橡胶林间穿梭,将货物运入一座崭新工厂。车间内,当地工人熟练操作着生产线上的机器,新鲜胶乳经过多道工序,最终变成方正的标准胶块,打包装箱后运往世界各地。

  这里是中国企业美兰集团在科特迪瓦布局的第三个橡胶加工厂,去年10月正式投产,年产能10万吨。该集团2020年在南部达布省首个橡胶加工厂投产,2022年在西部迪奎埃省20万吨旗舰工厂落成。据介绍,随着下半年两座在建橡胶加工厂投产,美兰集团在科特迪瓦的年产能将跃升至48万吨。

  5月30日,在科特迪瓦圣佩德罗省大贝雷比镇,美兰集团橡胶加工厂的技术人员对橡胶进行质量测试。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科特迪瓦是非洲第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过去,加工能力缺乏令科特迪瓦只能出口低附加值原材料,胶农收入微薄。如今,从原始胶乳到高附加值产品,中国技术正助力西非橡胶产业重塑价值链,不仅为科特迪瓦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还为当地胶农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中国支持非洲本地价值链建设,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至今年3月底,中国企业对非洲新增投资133.8亿元人民币。中国支持非洲中小企业发展,已向非方提供贷款支持20.8亿元人民币,涉及19个行业,惠及约350家中小企业,提供约4500个就业岗位。

“产工贸一体化”深化中非合作

  《中非经贸合作蓝皮书:中非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显示,中非贸易模式正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农业与食品行业从单一原料向深加工转型、制造业从成品出口向本地生产转型、数字经济与技术服务新兴行业崛起、贸易形式从单一传统交易向跨境电商转变等。

  “产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受到越来越多非洲国家欢迎。

  “非洲的发展重点正从原材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生产,”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希说,“中非经贸关系正从传统贸易向更深层次的产业合作转变,实现共创附加值。”

  塞内加尔农业部长马布巴·迪亚涅表示:“中国正通过在本地设立加工厂等举措,改变非洲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公布的一批中非经贸合作项目落地方案中,大多数采取“产工贸一体化”模式。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会长徐湘平说,这批方案聚焦中非关键合作领域的产业发展,覆盖农业现代化、工业制造升级、新能源应用等。相信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产工贸一体化”的创新合作模式必将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申请集中照护服务补助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申请集中照护服务补助   经济困难,身体又失能,这样的老人养老问题如何解决?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根据我市刚刚下发的《关于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济困难失 ...[详细]
  • 新华访谈|复旦大学金立印教授谈品牌的价值

    新华访谈|复旦大学金立印教授谈品牌的价值   新华网上海5月12日电史依灵)连续8年举办“中国品牌日”活动、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近些年来,我国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护航中国品牌发展。品牌建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 ...[详细]
  • 我国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我国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开展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这标志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 ...[详细]
  • 吉林集安:千亩梨园绽放“经济花”

    吉林集安:千亩梨园绽放“经济花” 一场夏雨过后,吉林省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的千亩梨园迎来盛花期。洁白的梨花在雨水润泽下愈发娇艳,晶莹雨珠点缀花瓣,清香裹挟着泥土,芬芳弥漫梨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近年来,凉水朝鲜族乡依托独特的气候、土 ...[详细]
  • 吉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延吉市举行

    吉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延吉市举行   6月14日,吉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延吉市阿里郎广场举行。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州委副书记、州长洪庆出席开幕式,按下活动启动键,并参观了“文化 ...[详细]
  • 新华全媒+|长三角重大工程奋战“开门红”

    新华全媒+|长三角重大工程奋战“开门红” 龙年伊始,沪苏湖铁路上海松江站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建设工人们开足马力抢抓节点,确保项目工程进度,用实干奋进全力夺取新年“开门红”。沪苏湖铁路是连接上海、苏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 ...[详细]
  • 上海高压电缆回路长度突破5000千米

    上海高压电缆回路长度突破5000千米   记者27日从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获悉,近日随着相关变电站及高压走廊改造工程竣工,上海成为全国首个110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回路长度突破5000千米的城市,共计5002.8千米。 ...[详细]
  • 滑雪场的夏天:2025松花湖青山之巅跑山赛开跑

    滑雪场的夏天:2025松花湖青山之巅跑山赛开跑 6月14日,2025松花湖青山之巅跑山赛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冠军广场鸣枪开赛,来自全国各地600余名越野跑爱好者参与角逐。近年来,作为全国滑雪胜地的吉林,从冬季赏雾凇滑粉雪到夏季跑山赏花海,不断探索四 ...[详细]
  • 10项粮食流通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

    10项粮食流通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 5月27日,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湖南长沙启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面向社会发布了粮食流通领域的10项科技创新成果。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仓智慧绿色储 ...[详细]
  • 吉林长春:“旧书新知”首次走进东北书展

    吉林长春:“旧书新知”首次走进东北书展 近日,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开幕,“旧书新知”首次走进东北书展。“旧书新知”是北京市首发培育的全国文化品牌,2024年先后走进上海、天津、山东、河北、广东、江苏、香港等地。本届东北书博会邀 ...[详细]
热点阅读